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节 太子(1)  (第3/3页)
越因为太子据是一个好人,就不愿与之争斗,甚至主动放弃。    那么,等其大权在握之后,肯定不会因为他张子重是一个忠臣,刘进是一个孝顺儿子而大发慈悲的。    他一定会,也只会——斩草除根,赶尽杀绝!    完了,还要在张越身上踩上一万脚!    届时,他张子重自己圣母完了,结果是妻妾子女尽为他人所辱,部将亲朋,统统不得好死,恐怕就连太学也要被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    只是……    张越忽然低下头去“我能想到这些,太孙进未必想的到……就算想的到,以刘进的性子与为人,恐怕也没法真的踏出那一步……”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也是刘进为人宝贵的一面。    若不是这样的话,恐怕张越也不会这么放心的帮刘进鞍前马后的做事了。    恐怕……    早有阿瞒之志……    张越想到这里,深深的吐了口气“如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张越明白,刘进愿不愿意是他的事情,但大势所动,他恐怕迟早要面临抉择。    就像玄武门以前的李世民。    有些事情,终究不得不做。    而他得做好擦屁股的准备。    ……………………………………………………    长安城外七十里。    渭河的水声,越来越近。    刘据端坐于撵车上,看着道路两侧风光。    他的心思,犹如奔涌的河水,狂放而激烈。    “张子重,贤臣也……”他在心里想着“可惜,孤却不能得之用之!”    “若其能识时务,孤未尝不能做一次公子小白……”    当初,齐恒公小白与兄弟公子争位,管仲为公子纠之臣,奉命截杀小白,并一箭射中那位后来的齐恒公,差点将之射杀,小白靠着装死才瞒天过海,活下命来,并最终趁着公子纠大意,提前赶到临淄登位。    但恒公即位后,却宽恕了管仲,并重用管仲为相,君臣相得,终于有了后来的‘尊王攘夷霸天下’。    这样想着,刘据的神色终于有了些色彩。    但旋即,他就又阴沉了起来。    “使朕百年后,太子乱家,卿可行伊尹之事!”那道密诏,就像毒蛇一样,在他心底浮现,并吐着狰狞的蛇信子,滋滋,滋滋。    刘据紧紧的握着拳头,深深的吸着气。    他明白,有那道密诏在,他是不可能和齐恒公一样,可以容忍张子重的存在。    就算他肯,他身边的人,也是不肯的。    谁敢冒着让一位在军方有着号召力和威信的大将,手握一份先帝密诏,在朝堂内外活蹦乱跳呢?    就不怕他和孙膑、张仪一样,逃出生天,然后召集大军,杀回长安吗?    到时候,恐怕就又是一次诸侯大臣共诛诸吕逆贼。    想到这里,刘据的眼神就忽然变得凌厉起来。    “父皇啊父皇,您常说,天家无亲,天子无情……故君王自古孤家寡人,以天下为家……”    “也不知,孤若如您所希望的那样,您是失望还是高兴呢?!”    “恐怕是高兴吧……”刘据喃喃自语着,望着远方视线尽头的长安城。    他想起了很多很多。    小时候,舅父在的时候,每次父亲不满,都有舅父前去谢罪。    那时,舅父就像一座巍峨巨山,在他身前,为他挡风遮雨。    所以,那是他最幸福的时间。    可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有一天,他的巨山轰然倒塌,撒手而去。    于是,他与父亲之间,没有了缓冲。    再没有人能替他去谢罪,去向父亲解释了。    而父亲的怒火,也直接发泄在了他身上。    仿佛不管他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错。    就像治河……    原本,他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一切都很好。    父亲总该夸奖自己,勉励自己了吧?    结果……    只有责备,只有训斥,只有不满。    父亲总是能在他做的事情里挑出错来。    甚至,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那道密诏!    “孤……岂能一世如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