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节 (第2/2页)
中,惠安帝看着跪在下首的太子,上官雅蓉担忧的坐在一旁。 太子率先沉不住气,颤着声音发问。 “不知父皇让儿臣留下有何要事?” “你不知?” “儿臣的确不知。” 惠安帝将桌面上的信函全都朝着太子的脸砸过去。 太子险些被砸懵了,却不敢避开。 “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好事,朕还没死呢,你就惦记朕的位置。” 太子捡起一封信,正如他猜想的那般,的确是他和赵国公的往来。 “父皇,事情不是父皇想的那样,儿臣可以解释的。” 惠安帝冷哼一声。 “解释,上次你同他论新茶旧茶,朕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了,你还想怎么解释?” “父皇,上次全是赵国公约的儿臣,儿臣手中还有赵国公的来信,父皇若是不信,儿臣可以立马让人回东宫取。” “那你为何不提前告知朕呢?还不是你狼子野心,想取而代之。” 太子脸色一白,猛的磕了几个响头。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不敢。” “你不敢?前几年就敢背着朕私自拉帮结派,想来朝中不止赵亮一人吧,都有谁?” 太子摇头。 “父皇,儿臣没有,儿臣一直以父皇为榜样,儿臣怎敢逾越。” 太子不傻,如果真的说出他私下往来的官员,今日这太子之位指定保不住。 惠安帝的神情显然不信。 太子和明王私底下的事情,他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那也是他默许的,可不代表他们可以背着他胡来。 “你是不敢逾越,你不过是觉得朕碍眼了,想早日坐上这皇位,是否过几年朕还不退位,你就要弑父了?” 太子狂摇头。 “父皇,儿臣绝无此心。” 上官雅蓉也跟着跪了下来。 “陛下,太子不会的,太子自小一直向陛下看齐,从来不敢忤逆半分,怎会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 还请陛下莫要听信谗言,寒了太子的心。” 惠安帝拾起桌上的茶杯朝着上官雅蓉扔了过去,茶杯擦过皇后的额角。 上官雅蓉的额头立即红肿起来,眼中氤氲的泪水滚落,口里依旧替太子开脱。 “还请陛下明察,太子一定是受了奸人挑唆,所以才会同赵国公通信,那人一定算准了一切。” “父皇,母后说得没错,儿臣的确受了幕僚的诓骗,后来儿臣认清了赵国公的为人,并没有再写信。 前段时间之所以赴约,也是听信了那个幕僚的话,正好儿臣也想看赵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儿臣还未来得及试探,明王就带着父皇赶过来。” 太子得了皇后娘娘的暗示,立即将所有的过错都往外推。 “陛下,太子年幼,此事全怪那个幕僚,这等奸人就该立即杖毙。” 惠安帝沉着脸看母子两人演戏,到底是她=他太宽容。 “你们母子两个还真以为朕是三岁小孩?幕僚是太子亲自挑选的人,如果他连这点识人的本事都没有,朕怎敢将大周的江山交到他的手上?” 太子和皇后娘娘一噎。 “陛下,太子还年幼,偶然看走眼也不奇怪。” “皇后,朕是何时登基的?” 惠安帝不反驳,平静的问了一个问题。 皇后再次噎住,陛下登基的时候,年纪还没有太子大。 “陛下登基的时候不足弱冠。” “太子早已弱冠,朕不奢望他能有多大的智谋,但起码有责任担当,犯了错都不敢承认,一股脑的将罪责推开,这便是朕选的太子。” 惠安帝这话可谓十分严重了,皇后和太子心中开始慌张。 “还有你,朕的结发妻子,大周的国母,你从未站在朕的角度,也不曾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不仅是太子的生母,你还是天下万民敬仰的皇后,你可曾替他们想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