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切割 (第3/3页)
露张皇之迹。闻南中谣惑纷纷,尚赖我公与振轩从容镇静,以定众志。宋成、高万均系宿将。而于洋器素未究心,零星分招,各不相下,亦恐未能临敌。尊虑乏统将一语,极为中肯。涤师与弟治军十余年,皆先选统将,而后募营。其营哨须由统将自择。呼应较灵,未知尊意果何所属?若请鲍春翁统率,则营将未必尽如意,而春翁亦未必肯小就也。” “至宝山、吴淞虽系苏、松门户,先须取道上海。鄙人敢保上海无事。苏、常必欲办防,似江阴口最要。福山、刘河等处次之。初六曾详复振轩,未知果见纳否?苏、松腹地,无一处可屯扎二十营者。骤调全军南去,未免骇人听闻。弟已饬吴宏洛五营,先行过江,交振轩调遣,余俟子务到济后。再议进止。计该军除吴宏洛五营外,仅步队十二营,无论援助何处,尚可自当一路。若再分拆,两无裨益。目下局势未定,尤不可专下呆着,致多滞碍。津沽兵力亦非甚足,有台而炮位甚缺。明知不足当大敌,而不敢不强为镇静,亦尽其力所能为而已。所不能者,听之天数。” ※※※※※※※※※※※※※※※※※※※※※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啪!”的一声,一个价值连城的珐琅彩瓷杯从同治皇帝瘦削苍白地手上飞出。撞在养心殿内的金砖地面上,顷刻间便化作了一堆一文不名的破碎瓷片,而养心殿内的一群太监宫女则被吓得人人呆若木鸡手脚发软,其中几个胆小两腿一软。便直接就跪了下去。 坐在皇帝下首处绣龙瓷墩上的翁同龢立时将目光垂的更低,只见皇帝已经起身离了养心殿正中雍正帝御笔亲书的“中正仁和”匾下的御座。步伐急促地踱起步来,只听得驼色江绸衫下一双青缎凉里皂靴在金砖地上橐橐作响,已是全然把慈禧太后平日里最看重的守成持重的帝王风范丢到了九霄云外! “混账!混……账……”同治皇帝涨红了脸,连鼻息都激动得调息不匀,显然内心已经愤怒到了极处,“日本葺尔小国,胆敢炮轰厦门!视我天朝如无物一般!” “福建临近日本,海防重地,竟然一无布置,督臣巡抚都是干什么吃的!?” “林义哲不是上了折子,说全歼了日舰的吗?这厦门怎么又被轰了?” 同治皇帝此时已经踱回了御案旁。他一眼就望见了摆放在预案上那由军机处眷抄过来地电文。不由得更觉愤懑,竟直接伸出手在御案上重重的拍了下去! “如此欺瞒,简直是无君无父!”同治大力的拍击着御案,兀自怒骂不止。“本朝立国二百多年来,何曾出过如此狂悖的官员?”见皇帝已经出离愤怒,养心殿内那几个还站着的太监宫女齐齐打了个寒颤,随即便如同被同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拉扯着一般,一起跪了下去。 翁同龢眸中微微一亮,但眉宇间也添上了几分忧色——自同治元年奉旨在毓庆宫行走以来,他已经给眼前这个皇帝当了十二年的师傅,对皇帝的性情可说是知之甚深。 早在皇帝还是个懵懂少年时,他便已知晓——皇帝虽然在太后面前一向都是个恭谨乖巧的百依百顺模样,但骨子却是个暴躁易怒的性子。虽然看上去文弱,但只要臣下还有内侍稍有忤逆,皇帝便会激动暴怒,早在皇帝亲政后的第一年,便有数名大臣向太后上奏称:“皇上天性,无人敢拦……” 以皇帝这个雷霆雨露均无一定,暴烈地近乎乖戾的性子,见到林义哲如此肆意妄为,又怎能按捺得住?可此事,偏偏又透着一丝诡异…… “翁师傅!”在一阵近乎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之后,同治皇帝的情绪终于略微平复下来,而他的注意力也随即转向了仍呆坐在绣龙瓷墩上的翁同龢。 听到皇帝的招呼,翁同龢便立即依“坐听立回”的规矩,自绣龙瓷墩上站了起来——虽然他是皇帝的授业恩师,但归根究底,他还只是眼前这个皇帝的臣子。 “老臣在。”翁同龢神色恭谨的对着皇帝道。 “翁师傅,“同治轻轻的点了点头,他伸手一指御案上的纸笔,对翁同龢道,“你现在就给朕拟旨意,发给林义哲,让他接旨后立刻上表自劾!” “皇上……”听到皇帝的吩咐,翁同龢眼中一黯,他没想到皇帝暴怒之下,竟然什么处分也没有说。 “如此……只怕不妥……” “嗯?”同治皇帝将双手负在身后,向着翁同龢转过了身来,狐疑又闪着火光地眸子也随之盯向了翁同龢:“翁师傅此话怎讲?” 翁同龢的念头转得飞快,此时已然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立刻恭声道,“回皇上!此事还需听听林义哲自己的说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