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八章 李二总管的小命 (第3/3页)
母亲今天的话等于默许了皇后以后可以帮自己看折子,自己也的确需要皇后的帮助,但哪怕是为了皇后自身,他也还是不想让皇后走自己母亲曾经走过的路。 “皇上为臣妾担待了那么多,臣妾为了皇上,受些委屈算什么。”阿鲁特氏嫣然一笑。“再说了,皇额娘也没怪罪臣妾啊。” “这林义哲也是,怎么得罪这么多的人。”同治皇帝叹了口气,“娶个妾都要挨参。” “这些人无礼取闹,背后恐有更大图谋。”皇后道。“皇上还是不要大意的好。” “噢?”同治皇帝一愣,“皇后觉得,这参劾林义哲后面,会有何等图谋?” “臣妾以为,林义哲得罪的人如此之多,其实这些人弹劾林义哲,不是冲着他自己。而是冲着园工来的。”阿鲁特氏看看四下无人,轻声对同治皇帝说道,“皇额娘久欲修园,以为安居之所。只是碍于国用不敷,民力未复,加之朝议汹汹,是以一直未能施行。而林义哲促成海外殷商报效皇室,捐银修园。士林清议自然不肯放过他。而若是能参倒了他,不是便可谏阻园工了吗?” “这班人当真可恶!其心可诛!”听到皇后的提醒,同治皇帝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国用不敷,自是不当修园,而现在修园之银,乃是海外殷商报效的,于国用丝毫无犯,且这园工一开,城郊多少无业之民有了谋食之资!于民力不但无损,反有助益,怎地他们就是容不得修园子?”同治皇帝怒道。 “皇上息怒!臣妾不该在皇上面前乱嚼舌头,惹皇上生气,求皇上责罚!”阿鲁特氏说着,冲同治皇帝便要跪下,同治皇帝急忙扶住了她。 “皇后是为朕着想,才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何罪之有?”同治皇帝拉住了皇后的手,柔声说道,“朕刚才还想问皇后来着,林义哲这事儿,该当如何处置才好呢。” “后妃不得干政,乃是大清祖训,臣妾岂敢给皇上乱出主意。”阿鲁特氏垂首轻声道。 “嗨!皇后但言无妨!主意好的话,朕重重有赏!”同治皇帝看着皇后温婉的样子,心中大乐,将嘴凑到了皇后的耳边,小声说道。 “林义哲助修园工,又出使外洋,索回园中藏珍,皇额娘可一直记着他的功劳呢。”阿鲁特氏脸一红,轻声道,“皇额娘今天对此事未置一词,只是问林义哲是否将此事上报过,皇上难道还不明白皇额娘的心思么?” 同治皇帝恍然大悟,“皇后说得是,是朕糊涂了!” 此时的同治皇帝,对皇后的提醒充满了感激,他定定地看着皇后,拉着她的手,慢慢的将她拥进了怀里…… 入夜,一骑马非快的驰到了承恩公府的门前,马上之人翻身下马,将马交给门房后,便急匆匆的进了府内。 正在内堂坐立不安的崇绮看到来人,立刻问道:“如何了?” “回大人的话,皇后娘娘说了,事儿她已经办妥了。”来人恭声说道。 崇绮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来人随即退出。崇绮立刻来到了书房,命人展纸磨墨,随即开始写起信来,而信的题头,是“鲲宇少仁弟阁下”的字样。 翌日,紫禁城,早朝时分。 清代的早朝,宫廷的专用词称“叫起”,是皇帝或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召见军机大臣、王公、满汉大学士或六部堂官以及封疆大吏等传达谕旨、听候奏对、接受觐见等的最高形式。经常是在早晨7点至8点以后,大约用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 寅时(三点至五点),慈禧太后的卧室里,灯一亮,原来在屋里的两个值夜的宫女,此时在卧室的门口候着,另两个在宫门口值夜的宫女在和另外做粗活的宫女打交道。寅正时,宫门已经下锁了,做粗活的宫女从宫外搭来一桶热水,在门外预备着。铜炉子隐隐地在西南角上发出红光来,那是一位老太监在熬银耳,预备慈禧太后下床后第一次的敬献。宫里头有说法,常吃银耳容颜不老,永葆青春。待侍寝的宫女高喊“老祖宗吉祥”时(这也是个信号),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坐起来了,开始下地,门口值夜的两个宫女这才开始放其他的宫女迈进寝宫门坎,值夜的宫女连同当天当值的宫女齐齐整整地向寝室里请完跪安以后,便去忙各自的职守。先进寝室去的侍女是司衾的,给慈禧太后叠好被以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慈禧太后敷手洗面完毕,坐在梳妆台前,由侍寝的宫女给轻轻拢拢两鬓,敷上点粉,两颊、手心抹点胭脂,然后才传太监梳头。 梳头对慈禧太后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式和隆重的事,因为慈禧太后生性刚强,讲求整洁,决不肯让底下人看到她蓬头垢面的样子。 ps:某女生室友因为生理痛,在沙发上蜷成一团,递热水的时候她整个都在哆嗦,问有没有事,只见她两眼发黑冷汗直流,非常入戏地从牙缝中挤出一句:“……泼猴,死心吧!我不会把芭蕉扇借给你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