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光棍节惨案 (第1/3页)
11月6、7、8号周末三天里,《超时空同居》在全国三十多个二线城市举办了一百场左右的点映,上座率全部超过95%,大多数城市基本上都是满座。 三天的点映,也让《超时空同居》成为当下热度最高的电影,甚至比12月即将上映的几部大片热度还要高。 没办法,哪怕《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完美的世界》从阵容到名气都吊打《超市空同居》,但毕竟还早,也不点映嘛。 一个就在眼前,一个远在天边。 不过,在经历了第一天的一片好评之后,之后两天就开始出现大量的负面评价。 四大门户网站,天崖、狗扑、博客、微博,各种媒体和专业影评人从各个角度挑刺,只说不足之处,无视电影的优点,就差把电影贬的一文不值了。 什么打着科幻的噱头,却毫无逻辑,物化、歧视女性,仇富、宣扬变坏才能成功的...... 每一个专业的影评人和娱乐记者,都具备从两个极端方面来评价一部影视剧的能力,这是他们最基本的职业水平要求。 作为负责网络宣传的杜洋,也找到了李谦。 “李导,照这个样子看,咱们的宣传资金恐怕不够了,是不是再提高一点预算?” 宣传费用是完美时空垫付的,不过具体花多少,还得李谦点头,他才是电影最大的投资方。 不能说宣发方想花多少就花多少,要是宣发方说花了一两千万下去,那怎么办。 李谦也在思考,原本是400万的宣发费用,其中180万拷贝费,大约220份胶片拷贝。 现在国内4700块银幕里,已经有1300块数字银幕了,占总数的接近30%,所以胶片拷贝并不算多。 200万宣发基本上都是用在网络上,毕竟这么一部没有大明星、名导的爱情片,线下的宣传实在是没有必要的。 网络宣传相对来说就要便宜点,毕竟省去了很多环节。 原本打算是后面再追加100万,但是现在看肯定是不够的。 李谦想了想道,“加到600万吧。” “李导,既要平衡这些负面评价,又要宣传电影,这恐怕不够吧。”杜洋有些迟疑道。 李谦笑道,“400万宣传费用足够了,暑期档杜总负责的《非常完美》的票房近亿,我相信杜总和完美时空的实力,况且《完美时空》当时面对的情况,可要比现在严重多了。” 章紫怡和樊彬彬主演的片子,国内最具话题的女明星之二,而且票房那么高,当时可是面对了很多的非议。 女明星之间,那斗争起来俨然就是一场宫斗戏。 除了外界、同类的非议,她们俩之间也是不断撕逼。 樊彬彬那个角色是个心急表,结果上鲈鱼有约的时候,樊彬彬就说他演的是章紫怡。 而章紫怡也不甘示弱,就突然说樊彬彬快生个孩子吧,嘲讽她的私生子传闻,紧接着又说她这样的女生谁敢娶。 一向擅长尬聊的鲁雨,那时候都尴尬地说不出话了。 一想起《非常完美》的宣传,杜洋也是头大,那段时间可把她给愁死了。 经常两个人出席一个活动,都想压轴出场,结果都死活在车上不肯下车,非要等对方先下去,甚至僵持到活动开始十多分钟还不出场。 虽然李谦夸自己的营销能力,但是营销不能没有钱啊,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杜洋苦笑道,“李导,13号《2012》上映,下个星期《花木兰》、《我的唐朝兄弟》、《火星没事》、《熊猫大侠》这四部电影也要上映了,要是第一周票房不好的话,后面排片被挤压,想翻身就难了。” 李谦却道,“香江导演拍的《花木兰》,这片子不用去重视,过了头几天就不行了,那三部电影也是垫底的,《2012》这片子肯定会大卖,但是跟我们不冲突,现在的市场完全能够容纳两部大片。” 看着李谦对最大对手《花木兰》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杜洋真的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 这个东西李谦没法解释,《花木兰》只在国内搞了几场看片会,他们不是影评人、记者,没有看过。 但是李谦脑海里有印象,这就是一个悲情兼苦情戏。 本来花木兰的形象应该是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结果电影里灰头土脸,太苦、太沧桑。 女扮男装,也不一定要刻意这么做。 就算人物形象弄成这样,电影整体基调也不用这样。 而且花木兰的经历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所传达的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 可这电影里,花木兰一生的际遇却十分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