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2/3页)
厚。    “秋婆婆,谢叔,婶儿……”宋新桐和大宝小宝依次将人喊了一遍,然后将装着煎饼的小篮子拿了出来,“秋婆婆你们来吃饼。”    秋婆婆连连摆手,“我们吃过了,吃过了,你们留着自己吃。”    狗蛋儿闻着煎饼的油香味儿,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宋新桐将篮子交给大宝,“快,给婆婆她们拿饼吃。”    大宝接过篮子,给一人塞了一个,这才拉着狗蛋儿往屋子里走去,难得的听到他炫耀着,“狗蛋儿,我会写字了。”    “真的啊?”狗蛋儿羡慕得很。    小宝也嚷了起来:“我也会,我也会。我教你,我教你。”    狗蛋应道:“好啊。”    长得又高又壮的谢大牛冲着宋新桐憨厚的一笑,“新桐,叔谢谢你给咱家找了这么一个活计,不过这四文钱一斤也太贵了,不如换成一文钱一斤吧。”    “叔,给你们算四文一斤,我也是赚的。”宋新桐知道阿爹去世之前和谢叔关系最好了,所以自然会给她们一个很好的价格的,“婆婆,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快些进山吧?”    “成成成。”秋婆子也没说什么了,然后吩咐道:“大义跟着你爹休整屋顶,大豪背着背篓跟咱们上山去。”    “好的,奶奶。”大豪是谢婶的二儿子,今年十二岁,比宋新桐还小两岁呢,就已经跟着谢叔去上工做些轻省的活计了。    宋新桐回屋和大宝他们知会了一声,然后就背着背篓扛着锄头进上去了。    一上午的时间,四个人挖了一共九百斤,下午谢叔和谢家大儿一并加入了,六人挖了一千三百斤左右。    酉时一刻,一行人才将折耳根尽数搬回了院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卖相极好,有一不分是刚挖好清洗过的,所以还有水,现在正摆在地上透风呢。    ☆、第三十二章担忧    酉时三刻,酒楼的车马还没有到。    谢婶忧心忡忡的看着堆满了大半个小院子的折耳根,“这酒楼的人怎么还不来?别是……”    “浑说什么呢你这婆娘。”谢大牛沉着脸喝了一声。    “新桐,你和酒楼的人说了地址的吧?”秋婆子的也是很担忧的问。    宋新桐点了点头,“说过的。”    “那应该是有事儿耽搁了。”秋婆子揣测着。    谢大牛猜测着:“咱们村子偏远,入口还有块大石头挡着,会不会是没发现,走错道了?”    “大义,你去村口瞧瞧去。”秋婆子吩咐一侧的大孙子。    谢义立即应下,快步朝村口跑去。    宋新桐心底也忐忑得很,看了一眼修整一新的屋顶,然后说道:“婆婆,谢叔你们先别急,先坐一会儿,我去做饭了。”    “做啥饭啊?”谢婶觉得都这火烧眉毛的时候了,还做什么饭啊?    “今儿谢叔帮我休整屋顶,我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谢婶儿你们先坐会儿啊,大宝给婶儿倒茶。”宋新桐进了厨房里,开始烧火做饭。    “不用不用,我们回去吃。”秋婆子回道。    “别,我可做了九个人的饭呢,你们走了这饭可吃不了啊。”宋新桐将碎米和白米各掺了一半,煮了四斤米。    秋婆子走了进来,看着已经下锅的白米,也不好再推迟,做到了炤堂前帮着烧火,“大牛,槐花,天色还早,你俩去山上帮新桐砍些柴回来。”    “好。”谢叔立即应下。    宋新桐忙说:“不用麻烦了谢叔。”    “麻烦啥啊,在你这儿吃饭还允咱们帮你干活儿啊?”秋婆子打断宋新桐的话,“你和那个掌柜的立了文书的吧?他说好了会来的?”    “立了的。”宋新桐仔细回想着文书,上面应该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