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节  (第3/3页)
 戴维闻言,脸上一下子带上了热情的笑容,他握住赵德培的手,用力摇晃了几下。    “赵校长,非常荣幸和您见面。”李铮一直觉得,戴维是投错胎了才会成为一个英国人,他对人情世故有着天生的灵敏触感,处世比之礼仪之邦的华国人还要灵活几分。    就比如现在,他一点都不觉得一个连国际上前五十都排不上的学校校长有什么交往价值,但是面上却是一副热情到让人受宠若惊的模样。    “安多里奥先生您来华清是……”赵德培试探性地问道。    戴维闻言,拍了拍一旁李铮的肩膀,“我是以私人朋友的身份来参加李的第一节 公开课。李是非常了不起的生物学家,他的每一堂课都是生物学史上的珍贵财富。”    戴维夸起李铮来,连草稿都不用打一下。    李铮的嘴角抽了抽,连忙阻止了戴维继续说下去。    “戴维,你就去赵校长旁边坐着好了,记得,只是坐着。”最后四个字,他低声在戴维耳边说道。    戴维不满地努了努嘴,但也没有再反驳。    李铮再次走上讲台。    台下的华清学子在李铮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就已经小声议论起来了,当李铮真正拿起话筒说出,“大家好,我是李铮,也是这堂课的主讲人。”    李铮话落,教室里再也维持不了平静。    “怎么可能!他……他看起来比我还小吧。”说话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华清学子,约莫二十一二岁的模样,他现在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台上的李铮。    “最年轻的教授?教授?”    “这……也太年轻了吧。”    有些关注时事的,就有人认出了台上这个笑得风淡云轻的少年。    “是李铮!体外再生器官那个!李铮!联合国的年度最具影响力生物人!没错,是他!”    “对!兴华社说他是华人!他要来华清任教了?”    “哎?你们认识他?他这么年轻,为什么能当教授?”    “如果他不能当教授,那就没人能当教授了。你不知道,他是华人的骄傲、亚洲的骄傲。非洲多曼还以他的名字建了一个广场,还有雕像,让国民瞻仰呢!”有人如数家珍地说出李铮的履历。    引得旁边的人惊呼连连。    真是个牛人啊……    台上的李铮也开始讲话了,他对于这堂课究竟讲什么,其实是思考了很久的。    他手上的项目很多,每一个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论他讲什么,下面不管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只有听着鼓掌的份。    毕竟,他的项目都是申请了专利,经过世界级的权威期刊认证过的。    但是,李铮却是不愿意在这里,在华清大学的第一堂课上讲这些。这是课堂,不是他的项目解说会,也不是学术交流会。他想讲一些,真正的能对华清生物系发展有帮助的东西。    李铮花了两天两夜,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上辈子的记忆,做了个生物学科史时间图。    内容包括抗生素、疫苗接种、激素、维生素、基因研究等等,抗生素,他从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讲起,讲到最近上市的亚胺培南,详细剖析了每一种抗生素被发现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提炼实验技巧。    疫苗接种也是,从最早的人痘到牛痘,到近些年的疫苗研制高潮,李铮几乎将所有实验重点要点都归纳了出来。    华清的学子们隐隐知道李铮讲的好像很实用,但究竟如何实用却是难以说出来。但前三排的教职员工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面上完全没有了刚来时的不满、试探和打量,完全是一脸兴奋奋笔疾书的模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