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9节 (第2/3页)
道棺材里躺着是谁吗?” “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吗?”张萌虽是这么问,但内心里已经否定了这个可能。如果真是建文帝朱允炆,那胖子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了。 “我说,不会真是一具美貌女尸吧?”赵三调侃胖子。 “老土匪,你离我远点。”胖子挪了挪屁股,然后又恢复了刚才那种兴奋劲儿,故意吊着众人胃口说道:“我跟你们说,你们肯定想不到。而且我们之前的所有发现,全都错了!错了!娘的!这家伙的智商真高。” “错了?”张萌狐疑的问道。 “对,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胖子用手拍着自己的小心脏,还略带紧张的说到:“现在我清楚了,你爹为什么会留那块血布。” “我父亲?”张萌有些发懵,看着胖子说道:“你先别急,好好捋顺一下思路,我父亲留下的血布不是给我们的指引路线吗?难道不对?” 见张萌又在往深了想,胖子急道:“不是不对,是我们全都想复杂了,什么线索啊!那块血布里说的,其实就是丘处机的白云仙宫,成吉思汗的黄金墓葬,还有这座海底墓的真相。娘的,还说咱们都是盗墓界的精英呢!现在看来,我们连古人一半的智慧都抵不上。” 第1144章 古今第一骗 虽然胖子说的断片断章的,但再笨的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想到答案的张萌突然间大脑就变成了空白,双眼呆滞的望着周围的一切,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你说,这一切其实都是宁王朱权布下的阴谋?” “没错,就是那个狗屁王爷!”胖子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他奶奶的,你们猜我在上面发现了什么?其实他不仅骗了我们,他连朱棣和朱允炆也一起骗了。胖爷我现在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把他亲爹朱元璋也给骗了。这货,真是古今第一大骗子。” “怎么回事?小胖子,你好好说说。”赵三强压住激动的心情说道。 他知道,今天以后,真相就会浮出水面,整个明朝历史就会改写。 说话的工夫,在上面看完的叶九也跳了下来,脸上带着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 “九哥儿,你也看到了?”胖子问道。 “嗯。”叶九点了下头:“没想到,我们都上当了。” “这也不能怪我们,只能说这个狗屁王爷太阴险了,娘的,照理说这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甚至于小皇帝朱允炆可都是高智商的皇帝,玩阴谋的一把好手,没想到竟然被他,宁王朱权玩弄在股掌之中。啧啧……这货的智商要是放在现在,少说也得有一百八。” “小胖子,你别唠唠叨叨的没完,赶快说,这吊着人胃口呢。”赵三急道。 “这么说吧,这墓其实并不是朱允炆的。”胖子说道。 “这么说,上面那位还真是宁王朱权?”赵三惊讶的说道。 “没错。”胖子答道。 “怎么会是他呢?”赵三说道:“宁王朱权不是一个忠于皇室的人吗?他表面上跟着朱棣一起造反,私下里却在朱允炆兵败后,帮朱允炆逃走了。” “这个没错。”胖子说道:“可这里面有弯弯绕啊,根本不像我们之前想的那样。” “那你快说说,这里头有什么弯弯绕。”赵三抓着胖子胳膊说道。 “你别急啊,听我慢慢说啊。”胖子一屁股坐到地上,用手指了指那青铜棺下影影绰绰的字:“其实我们知道的历史都只是明面上的,咱们从头说,史书上不是说朱元璋攻陷元朝首都,放走了元朝皇帝吗?最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外患不断,为了抵抗外敌侵略,便将几个儿子分封在了边疆,这燕王朱棣跟宁王朱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位皇子。后来朱元璋病死,将皇位传给了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建文帝。史书上说,朝廷的文官在朱允炆继位后,害怕几位王爷拥兵自重,便劝朱允炆削藩,燕王朱棣为了自保,挟持宁王朱权一起谋反,攻进南京城,朱允炆打不过,一把火烧了皇宫,自此消失了吗?” “对呀!”赵三连连点头,历史的确如此。 “狗屁!”胖子嘴一撇:“你们知道燕王朱棣谋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难道跟这长生有关系?”lady娜说道。 “就是长生啊。”见提到正题,胖子一脸的激动:“其实这一切,都源自朱元璋在元朝皇帝那得到了他们老祖宗成吉思汗的长生秘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出自己所有的儿子镇守边疆,自己则一直在暗中调查长生线索,可惜直到他病死,也没有彻底弄到手,最后朱元璋将这个秘密告诉了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一来忌惮自己几个叔叔镇守边疆拥兵自重,二来怕他们觊觎这个长生秘密,便在削藩的同时,派人北上,去成吉思汗的黄金墓葬转移长生秘密。可是,他们祖孙二人千算万算,算漏了一个人。” “宁王朱权?” “没错。”胖子一拍大腿,兴奋的说道:“虽然朱元璋临死前,并没有将这个长生秘密告诉朱棣跟朱权,但也不知道宁王朱权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提前知道了这个秘密,但他觉得自己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